始建于元代的妙應寺白塔,老北京稱其白塔寺,也比大部分北京建于明清的國保年代要早。據(jù)記載,白塔寺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為了體現(xiàn)國力親自選定的修建地址,并從尼泊爾請來了設計師;因為尼泊爾當時是世界佛教的中心,引領著佛教建筑的時尚。白塔寺內(nèi)最核心的建筑便是白塔,是典型的喇嘛塔(覆缽式塔);依托白塔的存在,從古至今謎團不斷,傳言紛紛。
白塔寺建成后,老百姓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很奇怪的事情,就是在大太陽底下,依舊看不到白塔的影子。在過去科學研究不那么盛行的年代,傳言越來越夸張;甚至還有虔誠者說,白塔的影子在西藏。老北京的“無影白塔塔無影”,也成了北京城內(nèi)的風水之謎之一。那么,同樣位于太陽下,白塔真的會沒有影子嗎?
首先,只要是客觀存在的建筑物,在太陽下就會有影子,白塔自然也逃不開這個物理規(guī)律。只是白塔所產(chǎn)生的影子常常被許多人所忽略,這主要和白塔的“體型”有關。覆缽式塔上半部分細窄,但是塔的底盤非常之大,整體看上去矮胖;經(jīng)過尼泊爾設計師的精心測算,所以無論是日光還是月光,都使得塔的影子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。尤其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,影子甚至于是不出塔基的。
再者,白塔寺的周圍都是胡同民居建筑,地形錯綜復雜,狹窄擁擠的胡同和高低參差的院落;使得太陽斜照時,如此大型建筑的影子也被周圍環(huán)境給“切割”了。大家也分不清,哪個影子是白塔的,哪個是周邊房屋的。一傳十十傳百,無影白塔塔無影被傳得煞有其事。
不過,現(xiàn)在來白塔寺的游客,都不是為了去找白塔的影子,而是到白塔寺一旁的東夾道胡同內(nèi),拍攝紅墻+白塔+藍天同框的畫面。尤其是當?shù)厝蓑T著自行車從白塔邊的紅墻經(jīng)過的時候,那氛圍感真的很“北京”!
如今純正的北京胡同越來越少,而白塔附近的胡同卻是難得保留老北京氣息的地方。有人說,白塔是老北京胡同的最后回憶,胡同在北京的概念中越來越商業(yè)化的今天,只有這里的胡同依舊充滿故事與人情味。
其實白塔附近也是一塊寶藏地區(qū),匯集了許多北京小眾景點:比如歷代帝王廟,萬松老人塔、魯迅故居、廣濟寺、以及相對熱門的西什庫教堂。往東再一直走,便是北海公園,把這些景點串聯(lián)起來,很適合作為一日游的citywalk路線。
白塔寺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(qū)阜成門內(nèi)大街171號,拍照的胡同就在寺廟東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