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CGI在電影中的應用,將其概括為四大階段:
在使用計算機的CGI技術誕生以前,特效電影的鼻祖當屬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梅里愛,影史第一部科幻片《月球旅行記》,便是他使用定格拍攝創(chuàng)造的視覺特效。
像素化圖像也就是用許多小方格組合而成,畫風是這樣的,感覺在玩像素游戲。
里面有一段在電腦里用三維CG頭像展示機器人被制造出來的過程,更像是展現(xiàn)了一種建模的東西,離咱們現(xiàn)在常看到的CG動畫還有很大距離。
而在此之后,真正給CGI技術帶來革命性意義的電影離不開“星球大戰(zhàn)”系列電影的發(fā)展。
其中有各種飛船和戰(zhàn)艦,太空艙和機器人,最讓覺得帥氣的是他們手里拿各種顏色的光劍對決,小時候買了玩具光劍口中發(fā)出鏘鏘的配音,瞬間盧克附身。
然鵝實際上,看起來酷炫的光劍,在拍攝時是演員拿著纏了電影銀幕用的高反光膠帶,后期給它們加上了亮光制成的。
之后,第一部用CGI技術嘗試創(chuàng)建角色的是38年前的《觀看者》,里面有一段CGI美女模特的鏡頭,而她實際上是真人扮演加上后期電腦制作完成的。
可以看到,《未來世界》、《神秘美人局》、《星際旅行:可汗怒吼》三部片的情節(jié)設置都是在電腦上給觀眾看了一段CG動畫,只是一種點綴。
聽起來好像挺牛掰,但電影里是想要以CGI展現(xiàn)咱們真實的星際空戰(zhàn),畫風是這樣的:
2.更進一步之CG角色閃亮登場
看起來是不是相當出戲?
要說真正預示CGI電影時代來臨的電影是哪部?
這就輪到咱們的“技術狂魔”詹姆斯·卡梅隆登場了。
要知道,水質角色對于CGI來說可是技術難點,給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里面變形海怪,童年陰影?。?/p>
除了卡神以外,還有一位電影領域的先驅,他就是史蒂文·斯皮爾伯格。
他之前主要利用仿生道具進行拍攝的《大白鯊》和《外星人E.T.》可謂影史經典。
《深淵》、《終結者2》、《侏羅紀公園》三部影片均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,至此掀起了CGI電影拍攝熱潮。
這時的CGI制作多以非人類生命為主,所占戲份也比初創(chuàng)階段進一步加重,制作技術逐漸成熟。
3.遍地開花之“萬物皆可CG”
除了人物CGI,用CGI制作動作場面更為炸裂。
像同年上映的卡梅隆執(zhí)導的經典動作片《真實的謊言》里,施瓦辛格駕駛戰(zhàn)斗機打斗的場景也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。
怪獸領域CGI同樣跟緊時代步伐,同年的《怪獸哥斯拉》中“小短手”哥斯拉比咱們霸王龍可更為霸氣。
除了人物、動作、動物CGI趨向逼真,還有許多留下了許多可以載入史冊的CGI電影“騷操作”。
4.大勢所趨之真假難
實現(xiàn)了動作捕捉技術和表情捕捉技術在電影中的完美結合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。
當你覺得“返老還童術”已經夠神奇了,沒想到孜孜不倦的技術者們又開發(fā)了個“起死回生”術。
有“真獅版”《獅子王》中精確到毛發(fā)的以假亂真的動物們,許多觀眾還因為過于真實引起不適。
在這個階段,有個人打破次元壁,又把CGI技術提上一個新的臺階,猜到是誰了嗎?
還用猜,又跟我們的技術狂迷卡梅隆大神相關。
這部由二次元宅系神作《銃夢》改編的電影,由真人動作捕捉+實景拍攝+CG特效,甚至精細到阿麗塔毛孔里的汗毛,動用3萬臺電腦耗時4億小時打造而成。
帶大家回顧的這一趟電影CGI技術之旅到這,也許有的人會問,怎么沒看到咱們中國電影真人CG電影的身影?。?/p>
不過咱們也不能氣餒,其實中國電影在CG領域發(fā)展迅勐。
隨著打開中國科幻電影大門的《流浪地球》的橫空出世,我們看到了中國CGI技術發(fā)展的潛力,中國的銀幕上,以后必定會出現(xiàn)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的CGI人物。
